国贸学院举行第一期湖畔论坛

发布者:于雪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29

10月25日下午,国际学院第一期湖畔论坛在龙湖东校区2号行政楼301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高新、黄玉霞两位老师出席并对论文与文献汇报进行点评指导,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

 论坛涵盖学术成果汇报与文献研读两大环节。2024级卢腾腾作题为《ESG表现与企业海外投资韧性》的成果汇报。该篇论文选取2009—2023年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论证发现ESG表现可通过丰裕人力资本、提升企业供应链多元化配置两条路径,增强企业海外投资韧性,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良好及公司治理表现优良的企业中更为显著。2024级余艳作题为《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韧性?——基于全球供应链脆弱性视角的分析》的成果汇报。该篇论文基于2009—2019年38个经济体的“国家-行业-年份”三维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可通过技术创新、贸易成本降低和生产效率提升三条路径共同促进全球价值链韧性增长,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与普适性。2025级舒鹏程选取《经济研究》2022年第4期中《人工智能与包容性增长——来自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的证据》一文进行文献研读分享。该篇论文基于2000—2009年38个国家5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内生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有力论证了人工智能应用总体上能通过岗位更迭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促进产业内包容性增长,且该效应在高收入国家、产业智能化发展期及上升期产业更显著。

 两位老师从论文框架、研究设计与学术规范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在论文框架上,需明确政策背景与研究问题,将文献综述融入引言,强化数据特征事实与逻辑链衔接,并注重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在研究设计上,应科学选取变量指标,丰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规范异质性分析以提升论证效力;在学术规范上,优先引用权威期刊与前沿成果,统一参考文献格式,关注国际工作论文,严格把控论文格式与语言表述。

 作为学院“研究生双周论坛”的迭代升级,“湖畔论坛”通过模式创新,着力为全院研究生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鼓励学生分享研究成果、研讨经典文献,从而激发学术兴趣,锤炼论文写作水平。平台不仅切实助力学生提升研究质量与学术素养,更有力促进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对于学院营造浓郁学术氛围、落实科研育人理念、赋能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长远意义。

(撰稿:边亚萱 摄影:王文 审核:周经)




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邮编:233030